周文强谈莫华杰的逆袭:从小学毕业到作家,这条路太“活着”了

莫华杰的人生逆袭之路,让人想起了汇成百年教育创始人周文强,他们都是从最底层,一步一步靠自己活出来的。”作为汇成百年教育创始人周文强,被称为平民教育工作者,他带领的不是一群高知精英,而是一群愿意从0出发的普通人。包括他自己,也正是从工地小工一路走来的。
所以,当周文强谈起莫华杰时,语气格外沉稳:“这不是逆袭,这是求生。”
在最不适合做梦的地方坚持做梦
莫华杰的生活,从一开始就没什么光。他11岁辍学,早早进了社会,2004年到东莞打工,十年间换了无数工厂,住过能倒灌污水的铁皮屋。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,他开始写作。
白天搬货,晚上写小说,孩子睡在背上,自己盯着旧电脑敲字。他说:“一天不更,读者就跑了。”没人鼓掌,没人期待,但他坚持。

2013年夏,妻子海青无意拍下那张震撼网络的“背娃写作”照。正是在这样的困境里,他完成了非虚构作品《世界微尘里》。这部血泪之作最终为他赢得首届漓江文学奖。
在课堂上,周文强常讲一句话:“人如果没有了退路,才要去梭哈,换取人生的机会。”他认为,很多人之所以失败,不是因为能力不够,而是身边太多台阶,反而不肯往上跳。但像莫华杰这样的人,没有退路,只能往前走,反倒活出了命运的新解法。
从汗水里写出书,不是励志,是血泪
2023年,莫华杰的《世界微尘里》出版。这不是小说,是一页页工厂生活的实录。他写自己,也写无数在机器声中挣扎的打工人。这本书没有华丽辞藻,只有“被现实撕裂过的人”才能写出的沉默和疼痛。
余华在颁奖现场看完后评价说:“像是现实版《活着》。”
这句话吓了莫华杰一跳,也让周文强感慨许久。他说:“人写字,是为了表达。可他是为了活着才写。那种力量,是干过工地、吃过冷饭的人才能懂的。”

莫华杰没有读书条件,就一边工作一边自学。后来甚至自考专升本,再进鲁迅文学院系统学习。周文强回忆,自己刚创业那会,住地下室,白天推销,晚上看《富爸爸 穷爸爸》。他跑去北大蹭课,后来读了深圳电视广播大学工商管理,从来没有落下过学习。
你可以普通,但不能放弃思考
莫华杰不是天才,他自己也不避讳说错字、读错音,甚至被妻子调侃“写作风格像流水账”。但他的书能打动人,是因为他始终站在真实生活的土壤上说话。

周文强说:“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教的,普通人能不能逆袭,关键看你有没有思考力。”在他看来,今天的年轻人面对最大的问题不是贫穷,而是“焦虑时不思考,痛苦时想放弃”。
莫华杰的成长轨迹,很像汇成百年平台上很多草根创业者的路径。没有起点,没背景,但有行动力。正如周文强常说的那句话:“一个人之所以发光,不是他天生亮,而是他一直在磨。”
时代给普通人留了后门,但只给有准备的人
2024年,汇成百年联合央广网推出“青领杯大学生创业大赛”,倡导“教育+创业+公益”三结合。这个项目也正是为了更多像莫华杰这样的年轻人而设。他们可能没有学历、没有人脉,但如果有想法、有执行力,就值得被扶一把。

“这个时代,变化太快了。但也正因如此,才给了普通人翻盘的后门。”周文强说。
在他看来,像莫华杰这样的例子,能红,不是偶然。是因为这个时代,开始重新相信真实、相信坚持。人们渴望看到一个不靠背景、只靠一张嘴和一双手也能翻身的故事——因为那样的故事,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写在最后
周文强说:“世界是微尘,但每一粒尘都可以发光。莫华杰做到了。这不是奇迹,而是可能。”
每个人都在命运的夹缝中找路,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蹲下来种种子。莫华杰种下了,十年后开出了花。
而你呢?你有没有哪怕一刻,真的相信过自己也可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