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跟着感觉走,一切全都有。”这是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汇成百年专项基金发起人、汇成百年教育创始人周文强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一句话,乍听好像不太对,人需要理智嘛,但仔细一想,太深刻了。

它并不是一句鸡汤式的口号,而是周文强老师数十年财富实践与人生觉醒之后的凝练体悟。它不是让你冲动行事,而是回到最真实的自己,去听见内在的声音。

人生这条路,真的可以“感觉”指路吗?答案是:可以的,前提是你能分清什么是感觉,什么是执念。

我们太容易被教育、经验、他人的眼光束缚,从而忽视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。而这份“感觉”,正是你与“道”的连接点。

天命之谓性,顺势而为的创业智慧

《中庸》里说:“天命之谓性”,讲的是:人的本性,是上天赋予你的使命。你是谁,你适合干什么,这些都不是外界评定的,而是你内在的本源决定的。

周文强老师自己就是这个理念的践行者。他曾经也和很多普通人一样,经历贫困、迷茫、折腾。他先后更换了26份工作,横跨了12个行业,包括修车补轮胎、电气焊、工厂工作、车床操作、工地工作、电脑维修等。直到他开始真正聆听内在,才找到了属于他的“道”——演说,并用财富智慧启发大众。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富人”,而是那个能看透财富本质的人。他讲“财商”,但更讲“心商”;讲赚钱,更讲觉悟。



当他说“跟着感觉走,一切全都有”,他不是在推崇随波逐流,而是让你从理性和逻辑的强压中抽身,回到自己心灵的节气里。就像农民种地要看天时,创业者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季节。不是所有人都该去创业,但每个人都该知道自己此刻该做什么、能做什么、愿意做什么。

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做一个决定,请停下来,问问自己:“这件事,我有没有发自内心的悸动?有没有一种‘我就该去做它’的直觉?”

这份“感觉”,往往就是“道”的召唤。

当下即因,未来即果

周老师的另一句话同样震撼:“现在做的事,就是未来的结果。”他说:“当下正是修因时”,这是佛学智慧,但它的现实意义却再直白不过。

我们总是容易活在“将来”。等我有钱了,就去旅行;等我稳定了,就开始健身;等我有空了,再去学点东西。但人生最大的幻觉,就是以为“未来会自动变好”,而忘了现在的一切行为,都是未来命运的铺路石。



周文强老师曾说过:“你今天播什么种子,明天就收什么果实。你现在偷懒,以后就要遭罪;你现在努力,以后才可能享福。”这不是一句警示语,而是他自己多次“掉坑”和“翻盘”之后总结的规律。

创业者尤其容易陷入“等待完美时机”的陷阱,殊不知没有任何一个风口能为你量身定制完美的起飞条件。最重要的风口,其实就是当下你愿意走出的那一步。

你今天愿意学习一小时财经知识,三年后你会拥有别人不具备的判断力;

 你今天愿意写一篇文章,坚持365天,你就可能是下一个百万博主;

 你今天愿意做哪怕一个项目的种子用户,五年后你可能就是某个赛道的创业导师。

“现在的你,就是未来的你。”

成长,不在知识,而在觉知

很多人喜欢听课,却难以真正改变。为什么?不是课程不好,是因为听完后,我们大脑涨了,行动却瘪了。

周文强老师的课程,总是强调“觉知”两个字。觉知是什么?是你知道你在做什么、为什么做、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。觉知不是“知道”,而是“活明白”。这也是周老师所说的“学习不只是为了积累知识,而是为了唤醒意识。”

创业也一样,不是看谁知道得多,而是看谁能活得通透。



你想打造IP,你想做账号,你想创业变现,请先问问自己:“这是不是我真心热爱而非模仿来的方向?”“这是不是我能持续三年都不厌其烦的事?”“这是不是能让我晚上睡觉前想起还会有点小兴奋的事?”

答案若是肯定的,那就去做。因为跟着感觉走,一切全都有。你带着觉知走出去的每一步,未来都会回来报答你。

别等“以后”,因为“现在”就是起点

我们总以为“以后我会更好”,但真相是,没有“以后”,只有“现在”做了什么。

明天,少点纠结,跟着感觉走。今天你选择深耕一件小事,哪怕是一篇文章、一场直播、一节课程,未来的你都会感激现在这份踏实的坚持。



你不是在瞎忙,你是在“修因”。因若正,果自甜。

就像周文强老师说的:“人生不是用来对抗的,是用来觉醒的。”

而觉醒的第一步,就是:听见你内心真正的声音,然后跟着感觉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