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文强:太震撼了,不需要意志力,也能无痛养成好习惯

2025-07-24

你有没有试过,想早起,设了三个闹钟,结果还是赖床?想戒糖、戒手机、戒拖延,结果不到三天就破功?你以为自己缺的是意志力,其实,是用错了方法。

汇成百年教育创始人周文强说过:“真正的改变,不是做了什么,而是你变成了谁。”这句话,听起来像鸡汤,其实背后是一整套习惯重塑的底层逻辑——不是靠意志力硬撑,而是靠“身份定义”来带动行为自动发生。



最近在得到App《长谈》节目中,李笑来与脱不花提出了一个方法论,叫“自我陈述法”。听完让人拍案叫绝——这个方法和周文强十几年来教给学员的认知转变路径,不谋而合。

一、靠“自我陈述”而不是意志力,才是真的改变

在节目录音中,李笑来分享自己戒烟的经历。这个抽了40年烟、点过40万个打火机的男人,没有靠戒烟贴、意志力、隔离法,而是每天不断对自己说:“我从来不抽烟。”

这不是自欺,而是在用自己的声音,重新“定义身份”,劫持潜意识。



周文强曾经也是一个靠命运搏斗出来的人。14岁辍学、打过工地、刷过马桶、做过修车学徒,后来在网吧偶然看到《富爸爸穷爸爸》,那一刻他如梦初醒。他说:“我当时每天念一句话:我不是穷人,我只是还没学会怎么变富。”

你看,改变,不是硬撑着去做某件事,而是先认定“我是怎样的人”。不是“我得拼命去改变”,而是“我早已不是从前的我”。

这就是习惯的本质:先相信,再行动。

二、周文强:财商不是教你挣钱,是教你改变身份

在很多人眼里,财商是理财、炒股、搞副业。可周文强反复强调:“财商的第一步,是思维升级。你不改变思维,就算给你100万,也守不住。”

这听起来是不是和“自我陈述法”里的“身份重构”如出一辙?

比如,他在课程中常教学员一句“咒语”:“我是一个每天记账的人。”不是说“我要学理财”“我要变富”,而是直接定义“我是一个记账的人”。只要你愿意承认这个身份,你的行为会自己对齐。

和李笑来分享的“我是一个每天去健身房的人”“我开车从不看手机”,本质是一回事——行为是身份的结果,不是目标的产物。



很多人创业失败,不是能力不够,而是身份没转变。还是用“打工人”的思维看待市场,自然陷入“用努力对抗系统”的死循环。

周文强在辅导上万家民企时,最重要的事不是教他们怎么运营公司,而是让他们先问自己一个问题:我到底是谁?我是老板,还是员工?我是创始人,还是操盘者?

如果你认同“我是老板”,你就不会天天琐事缠身;你会建系统、立机制、找人替代你。如果你还是“执行者”的思维,那你再怎么累,也摆脱不了焦虑。

三、从“知道”到“真信”:习惯建立的关键

李笑来说:“潜意识总是比意识快0.5秒到10秒。”所以你想靠意识抵抗手机、零食、熬夜,注定失败。而周文强说:“你不能光靠学知识,你得信,信到骨子里。”

“知道”是一回事,“真信”是另一回事。

你知道早起好、健身好、理财好,可你没信,所以行动不一致。但如果你说“我是一个早起的人”,你就会自然熄灯睡觉,不用再斗争。因为你的身份已经变了。



周文强的很多金句都围绕“自我定义”展开,比如:

•“你是谁,比你做什么更重要。”

•“改变命运的第一步,就是定义新的自己。”

•“重复说出口的话,会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。”

你不妨每天对自己说十遍:“我是一个能专注阅读的人”“我是一个不被手机控制的人”“我是一个能持续成长的人”。

一开始可能不信,但熟悉的声音会绕开意识防线,直接进入大脑系统。潜意识不判断真假,它只看你重复了多少遍。

四、别用意志力堆砌改变,用智慧重构身份

这个时代,信息爆炸、注意力稀缺。你想改变,却总是力不从心。问题不在你不够努力,而在你不知道如何“对症下药”。

周文强说:“你不是失败,而是还没找到自己版本的系统。”

《长谈》那期节目里有句话特别戳人:“当我们定义了新的自己,世界就开始回应那个版本的你。”

是的,当你每天对自己说“我是一个每月存钱的人”,你就会自动过滤掉诱惑。当你说“我是一个每天学10分钟的人”,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,而是日常。

你可以从今天起,把“我是谁”的答案,换成你想要成为的样子。用一句话,扭转命运的方向盘。

就像周文强靠一句“我不是穷人”翻转人生那样,你也可以靠一句“我说了算”,活成你想要的样子。